南浔的老街,躺这里千年,看尽每一段悲欢离合……
有人说,西塘似小家碧玉般,舒缓轻柔;乌镇像大家闺秀,精致典雅。
而南浔,中西合璧,大气,优雅,还有点儿叛逆。

虽然没有西塘、乌镇的「名气」,没有周庄、同里的「热闹」。
可南浔却是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

不如南浔走一走
“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
嘴里念熟了这一句,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南浔,到底在哪儿?

南浔位于浙江湖州市,太湖的南岸,是湖州的市辖区之一,与江苏苏州的吴江区是亲密的邻居。
全长33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支流,穿过古镇。
向东,连接着苏州平望运河段,终点到上海的黄浦江,往北去,则是湖州市。

站在南浔的百年古桥之上。
那边水上游船,音乐弹奏,诗情画意;这边河边居民,浣衣洗碗,静坐驻守;
富甲南浔
在江南六大古镇当中,每一个古镇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
南浔古镇也不例外,其他五个古镇都是相当诗情画意的标签,比如“梦里西塘”、“水阁乌镇”、“碧玉周庄”,但是南浔古镇的标签就比较直白了,“富甲南浔”。
虽然南浔古镇的标签少了诗情画意,但是却也是相当贴切的,毕竟南浔的富甲一方,在江南古镇中是首屈一指的。

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这里曾经是江南最富有的地方。

自两宋时期起,南浔古镇就是远近闻名的蚕丝生产地,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南浔古镇已经成了著名的江南蚕丝重镇,后来又借海开埠为契机,加之江南运河的便利交通,使得南浔古镇的蚕丝不仅销往祖国各地,更是销往了海外。

也正因为交通便利,加上当地人都比较会做生意,因此这里走出了上百位的富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商之乡。

光绪间成豪绅大户“四象八牛”,即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南浔富商,也都是以湖丝发家。

200年前的江南富豪,在这里诞生,也在这里书写了半个中国近代史。

独特的南浔古镇

一根银丝,撬动了整个南浔的外貌,也留下了“四象八牛”的财富传说。
于是,富商巨贾们开始花心思造房子了,一座座大宅、花园、会馆拔地而起。
有很多就此保留至今,成为南浔的宝藏。

张石铭故居,有着“江南第一民宅”的美誉。

它由南浔当时最富有的“四象”之一—张家建造,也是今天南浔古镇建筑群的代表。
站在这仰头才能看到顶的围墙面前,突然间很难想象,当时的财富缔造了怎样的传奇。

而18世纪法国巴洛克风格的红砖楼,有着更为复杂的雕花和做工。 阳光投射在彩色玻璃上,黑胶唱片和留声机吱吱呀呀,百年前的交谊舞步回旋在马赛克地砖上…… 这些中西合璧的元素,在老宅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之下,小莲庄这栋私家花园,还要更阔气。

它是南浔最大的私家园林。
由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墉,及刘家三代人花了40多年才建成的,总面积27亩。
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既有着中国古典园林的精气神,也融入了西欧园林的元素。

亭台楼榭、古朴典雅的江南园林,掺杂着圆拱几何、布局精致的西洋建筑,一边是巴洛克风格,一边又是中国古典园林,风格迥异又相得益彰,非常难得看到的场景。

昔日所经历的繁荣与动荡,只有这些静立于安详河道的古民居,还铭刻着岁月的最初痕迹。
有空,就来南浔走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