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扬州十日——一段清朝灭亡后才被记起的历史

时间:2024-09-15 09:53:36

扬州十日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大部分人从小就听着这个故事长大。

但是除了反复宣扬的爱国精神外,对于这个事件本身在历史上的地位却知之甚少。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完全孤立的,扬州十日也不例外。

在大致了解扬州十日的过程后,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扬州失守和满清朝廷意欲消灭南明政权的战略活动息息相关。



攻陷扬州和消灭南明,在关系上是局部与整体的。

由于扬州十日的历史是在清末为大众所熟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之进行宣传时,其侧重点在于突出其惨烈,进而激发人们的血性,用以反对封建王朝的统治。

这就导致了扬州十日作为历史事件的意味变弱,作为一个孤立的教育故事的地位提高。

但是,扬州十日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寓言故事,它就其本质而言还是一个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



历史背景

要说清楚扬州十日的来龙去脉,必须要说回1645年清军与大顺军之间的战争。

1645年,清朝廷、南明朝廷、大顺朝廷三足鼎立,瓜分中华大地。山西以西被大顺朝廷占领,淮河以北在清廷统治之下,淮河以南则被南明政权占据。

由于南明弘光政权以及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的软弱,清军在北京修整数月之后立马加大攻势,一边西进消灭大顺政权,一边图谋南下彻底消灭南明。

占领陕西之后,清兵兵分三路。

  • 其中多铎部由陕西出潼关,经洛阳东进至商丘,然后由南直趋泗州、扬州,进攻南京;
  • 英亲王阿济格部尾随李自成部大顺军由陕西商洛、河南邓州,入湖北襄阳、荆州、武昌,直到江西九江一带;
  • 原驻扎山东的固山额真准塔率领第三部清军南下徐州,沿运河水陆并进,收取宿迁、淮安、兴化、通州、如皋以及长江以北滨海地区。

多铎部与阿济格部此后同在安徽芜湖等地会合。


明万历时期疆域全图


由以上三路军队的行军路线可以看到,扬州就在多铎的进军路线上,扬州十日就是多铎为进攻南京而在扬州发动的惨案。

四月初五日,多铎率领大军从归德府(今商丘)南下,使得沿途州县望风归附。

四月十三日,清军行至泗州,明泗州总兵当即率部南逃,清军遂在当天渡过淮河。

现在网上有种说法,提及刘泽清、刘良佐两人以拱卫南京逃跑,实际上刘良佐在扬州被围后投降了清军。逃跑一说可能有些失实。

清军来势汹汹,加上南明政权文恬武嬉,武将不受节制。于是,此时史可法对于明军几乎全部失去了控制。

四月十七日,清军进兵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

次日,清军兵临扬州城下。




此后几天,原本受史可法节制的高杰部及刘良佐部相继投降。

  • 四月十九日,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随后率部投降;
  • 四月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二十四日参加攻取扬州的战役。

失去了远近诸多兵马的援助之后,此时扬州城内只剩下了以总兵刘肇基及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十分薄弱。

幸好,扬州城城墙高峻,清兵没有大炮很难攻下。

于是,扬州城在这种险境之下又多撑了八日。

大炮还未运到,攻城也尚未开始之时,多铎曾派人数次招降史可法,都被严词拒绝。

四月二十一日,为增加投降时的筹码,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和监军道高岐风带领四千兵马入城,意欲劫持史可法降清。

史可法宁死不屈,李、高二人便勾结城内的四川将领胡尚友及韩尚良等人一道降清。

此时局势已经全然不在史可法的掌控之下了,为免生变,他只能任由四人出城而不敢阻拦。

四月二十四日夜间,清兵的红衣大炮到达,扬州城墙被轰塌。

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失陷。战斗中。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



扬州十日

清军占领扬州之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

由此,扬州十日开始。

古今中外屠城的景象大同小异,扬州十日的场面自然也惨烈至极。

杀人、强奸、将人视为猪狗奴役,这种场面屡见不鲜。

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

“忽妇人中有呼予者,视之乃余友朱书兄之二妾也,予急止之。二妾皆散发露肉,足深入泥中没胫,一妾犹抱一女,卒鞭而掷之泥中,旋即驱走。一卒提刀前导,一卒横槊后逐,一卒居中,或左或右以防逃逸。数十人如驱犬羊,稍不前,即加捶挞,或即杀之;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蹶,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除以上这种描写人群惊惶的细节外,还有对于屠杀之惨烈情景的描写:

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有掠人财富的描述:

入门,已有一卒拘数美妇在内简检筐篚彩缎如山,见三卒至大笑,即驱予辈数十人至后厅,留诸妇女置旁室;中列二方几,三衣匠一中年妇人制衣;妇扬人,浓抹丽妆,鲜衣华饰,指挥言笑。

还有露骨的淫人妻女的描述:

三卒随令诸妇女尽解湿衣,自表至里,自顶至踵,并令制衣妇人相修短,景宽窄,易以鲜新;诸妇女因威逼不已,遂至裸体相向,隐私尽露,羞涩欲死之状,难以言喻。

扬州十日作为中外罕见的屠杀惨案,今人读去仍旧多有不忍。但即使如此,了解那一段真实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更好地以古鉴今、吸取教训。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