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阳市简介: 千年莱阳发展概况

时间:2024-09-05 17:45:23

莱阳,一块亘古而又神奇的红色土地,一颗悠久而又璀璨的东方明珠。

她,历史厚重而古老:白垩纪恐龙时代、新石器时代、大周朝时代……

她,横亘于山东东部,安卧在胶东丘陵中部的怀抱,西南毗邻青岛,东北连接烟台,南濒黄海丁字湾,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 120°31’-120°59'12,北纬 36°34'10-379’52,东西最大横距 35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65 公里,辖区面积 17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27.5公里。境内旌旗山群峰罗列起伏、巍峨秀美,五龙河水系贯穿全境、通山达海。

她,悠悠千载,历史久远,自古为胶东半岛交通枢纽、军事重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因境内盛产的莱阳梨驰名中外且为历朝历代皇家贡品,故又有“梨乡莱阳”之美称。

据考证,境内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虞夏时为莱夷地,隶属于青州。商时为莱国,隶属于营州。西周时为莱侯国地,隶属于幽州。东周时为齐国东境即墨地。

秦时为齐郡东境,西汉时为挺(今境内中古城)、昌阳(汉初置于文登,后迁今海阳市庶村南)、长广(今海阳市发城)、邹卢(今莱西市古城子)及观阳(今牟平区观水镇东半城村东)县之地。东汉时,并先后隶于徐州、青州总部。

晋咸宁三年(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县。北魏、北齐、北周时,初分属长广、东牟郡,后属长广郡,隶于光州。隋时属东莱郡,隶于青州。唐朝贞观年间,昌阳属莱州,隶河南道。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昌阳城圮于水,迁县治于今莱阳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属莱州。

宋、金时莱阳仍属莱州,隶京东东路,山东东路。元朝时初属益都路,后属般阳路总管府,隶山东东西道。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287年),置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政枢密院于莱阳,总制东方事。明初,改属莱州府,隶山东等处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登州府,隶属山东布政司。清袭明治。

民国二年(1913年),莱阳县属山东胶东道,隶山东省政府。1939年,日本侵略者入侵莱阳,在莱阳城等部分地区建立伪顽政权,国民党暂编 12 师以万第为中心,建立莱阳县政府。

1940年5月,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2月,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10 月,又析出莱西南行署,均属南海专区(驻即墨)。1945年2月,盘踞万第的伪顽政府垮台。同年3月,莱东行署析出五龙县,8月,莱阳全境解放,莱东行署改称莱东县政府。时莱东、五龙、莱阳(现莱西市西北部)、莱西南(现莱西市西南部)4个县均属南海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五龙县合并于莱东县;6月,莱东县易名莱阳县,原莱阳县与莱西南县合并为莱西县,均属莱阳专区。

1958年10月,撤销莱西县建制,其所辖区域并入莱阳县。11月,莱阳专署改称烟台专署,8月,莱阳专署驻地由莱阳城迁至烟台市,莱阳属烟台行政公署。1961年10月,莱阳、莱西两县又分治,1962年1月正式办公,均属烟台专署。1983年 11 月,莱阳属烟台市。

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莱阳撤县设市。4月20日,正式改称莱阳市。

莱阳市现辖城厢、古柳、龙旺庄、冯格庄、柏林庄共5个街道,穴坊、羊郡、高格庄、万第、大夼、姜疃、团旺、吕格庄、照旺庄、山前店、河洛、沐浴店、谭格庄共13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784 个行政村,户籍人口 84.46 万人。

莱阳地处胶东丘陵与胶莱平原的接壤地带。由于依山临海、水多田肥的特殊地理条件,因此在胶东古人类迁移、生存和繁衍的进程中,史前文明表现出鲜明的东海特点。从距今 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到距今 4000年前的东夷民族形成,莱阳境内都有远古文明遗迹不断被发现并印证着历史文明的久远厚重。

因之,莱阳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辈出。自元代始,发展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历朝历代涌现出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有“明末文天祥”之称,为维护民族尊严以身殉节的明朝名臣左懋第;明代治国有方誉满天下的万历年间朝野重臣张梦鲤;明末名宦、著名诗人宋玫;声震全国的“山左大社”派领袖宋继澄;明末清初被称为“南施北宋”的著名诗人宋琬;被称为“南陈北崔”的明末著名画家崔子忠;清朝光绪年间“一门三翰林”的法部右侍郎、著名书法家王;辛亥革命先驱,号称“南仙北佛”的近、现代书法家孙墨佛……

五龙河水的养育,使莱阳人养成了勤劳质朴的秉性,黄海波涛的洗涤,历练了莱阳不畏强暴的民风。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摆脱官府与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莱阳农民曾多次揭竿而起。109年(东汉永初三年)张伯路率众起义,攻击沿海九郡;200年(建安五年),管承高举义旗,与官兵搏斗;1630年(明崇祯三年)董大成率领5000余名起义农民围攻县城。战斗之英勇,史诗之壮丽,成为莱阳人世世代代的骄傲和自豪。

近代曲诗文领导数万农民举行抗捐抗税起义壮举,更是名震中华。崩溃前的清末各级政府推行“新政”,捐税加码,莱阳官绅集团相互勾结,侵吞积谷、包税坑众,人民不堪重负。1910年7月,莱阳柏林庄人曲诗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捐抗税斗争。起义民众攻打莱阳城而未克,山东巡抚孙宝琦派兵镇压,起义军溃败。1914年秋曲诗文准备再次组织起义,不幸被捕,英勇就义。莱阳抗捐抗税斗争处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大潮之中,引人注目。

历史沧桑,时代幡然。人类历史是人类活动留下的足迹,杂沓中杰出人物的足迹显得格外耀眼。在梨乡莱阳绵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杰出人物创造出了不朽的业绩,他们是莱阳的骄傲。他们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的奋斗精神,爱国爱家、嫉恶扬善的高贵情操,质朴豁达、正直无畏的纯然秉性,勤勉为官、造福百姓的高尚官德,崇尚完美、登峰造极的文学艺术追求,是莱阳人精神气质的鲜明写照,是梨乡莱阳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顺时势,应民心,搏风雨,创辉煌,追随历史的脚步,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