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辽宁省博物馆出版有《馆刊》《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书法卷绘画卷)》等学术著作。 辽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 中国 )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精品奖。



唐佚名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此展品为唐代文物。纸本,纵26.3厘米,横253.8厘米。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王羲之后裔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王氏一门二十八人法书真迹,武则天命弘文馆用勾填法摹之以留内府,并令中书舍人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叙》以纪其事。王方庆所献原迹无传,现仅存王羲之等七人法书摹本十通。此摹本在流传过程中曾两遭火劫,至今仍清晰可见火烧的痕迹。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8世纪聚会树此展品为18世纪文物。高48厘米。聚会树,又称福田,即上师和所持本尊等聚置一法界之谓也。台座代表的是佛教所说的四大洲中间的大海,上有如意果树,树上枝繁叶茂,鲜花盛开,果实累累。藏密修持最重师承,必须有上师灌顶开示才能修行有成,故有“事师如佛”之说。所以,在一切“圣凡界”亦称天地界的题材中,祖师始终居于中轴线最上方最显赫的方位上。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玉猪龙高15、宽10.2、厚3.8厘米,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白色蛇纹叶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免费参观时间:春夏秋季参观时间,4月1日——10月31日,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星期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闭馆,除夕日闭馆。冬季参观时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9:30——16:30(15:30停止入场)开馆,星期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闭馆,除夕日闭馆。
地铁二号线至白塔河路站,转乘有轨电车一号线至运行中心下车,再南行800米到达 辽宁 省博物馆。2.乘坐地铁二号线至21世纪大厦站,再换乘有轨电车三号线至和鸿广场站,西行500米即是。3.乘坐130路或108路公交车至全运五路公交枢纽站,西行300米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