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青山绿水,云雾氤氲,夯土竹窗,烟火人家。
这里,众多头衔加身,是世界客都、华侨之乡、长寿之乡、国家历史名城…
这里,就是梅州。

梅州,一座山水相依,朴实宁静的小城,有“国际慢城”之称的梅州,是一个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名城。
梅州,光听名字就觉得清雅,南宋诗人杨万里宦游梅州的时候曾写下“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

开国元帅叶剑英祖籍梅州,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泰国前总理他信和英拉的祖籍梅州,张国荣和罗大佑等明星的祖籍也是梅州。
梅州像一个偏远的驿站,许多人来来去去,在这里相聚别离。
在北宋末期,宋都开封被金兵占领,宋高宗带着一批中原人逃到临安(今杭州)建立政权,占据了上一批南迁族群的生活空间。
再加上蒙古人逐步入主中原,向南践踏的铁蹄侵扰着闽粤赣交界地带,刚安定下来的中原人又不堪其扰,再度往南,就走到了“荒山野岭”的梅州。
因为当时的户籍已经有了主客之分,这批中原人被收编为客籍,由此“客家人”的说法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我们对城市的车水马龙、市井繁华感到麻木,却愈加想念《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景象。
在梅州,有一条迷人的古村落,是清朝时候兴建的16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极具隐士气质,是逃离喧嚣的绝佳之地,那就是桥溪古韵。

桥溪村藏身于山谷,仅有的平地都让给了稻田和菜地,聪明的山民便顺着山势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或依山就势,或临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古味十足,形成了桥溪村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群。

一湖幽幽碧水映衬着茂密植被,听着水声,沿路而入,只见群山簇拥中的村庄若隐若现,幽静与古朴扑面而来。
村落内小桥、溪水、古树、民居构成一幅秀丽客家山村的田园风光。

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是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明末以后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

松口古镇是历史上的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
临近的松口港曾为广东内河的第二大港。松口古镇被深深地刻上了南洋文化的烙印,如松口的街道属于中西结合的风格,在明末清初时便出现了洋楼建筑。


千年古刹灵光寺依山而建。
寺庙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由得道高僧惭愧祖师创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广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易名为“灵光寺”,并亲书“灵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门殿的门额上。

灵光寺1000多年来香火不断却保持着清幽气质,是真正的“佛门清净之地”。

梅州是个“以茶待客”的好地方,“游茶田、品茶水”是做客梅州不能错过的环节。
来雁南飞,呼吸带着草木香的清新空气,离开生活节奏紧凑的大都市,把平日里积压已久的疲劳通通赶走。

在高地上眺望,种满茶树的梯田在群山环抱中一览无余;在茶园驻足,每棵茶树上都长着嫩绿的叶子,虽然还不能称之为“茶”,但透过这些绿,仿佛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茶香。

在雁南飞,能品尝到纯正地道的茶,感受茶文化的深厚魅力。对于爱茶之人,雁南飞一定是个好去处,坐在茶田环绕的仙茶阁中,捧一本书,品一杯茶,晒晒太阳,发发呆,安静地随思绪天马行空。

五指石风景名胜区位于粤、赣、闽三省交界的平远县差干镇内。
由宝鼎石(拇指)、罗汉石(食指)、天竺石(中指)、降龙石(无名指)和宝盖石(末指)组成,其形似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云天,故名“五指石”。

一线天景观是五指石中最高、最长和最直的裂缝,有诗赞曰:八景之最一线天,线线同云紧相连;藤奇峰秀游人醉,此间游乐胜神仙。

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一间集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外观为圆形客家土楼造型,气势宏伟。

梅州有两个著名的土楼式建筑,一个叫花萼,一个叫泰安。
花萼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近四百多年历史。
花萼楼被称为“广东客家第一圆楼”,占地面积为2300平方米,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泰安楼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
三层的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被称为客家的水立方。

梅州客天下,是梅州客家文化的缩影,是客家民俗的完美呈现。
对于非客家人而言,它是一本“客家文化”快速入门的教科书。
客天下的口号“梅州客天下,喜迎天下客”,寥寥数语,已能带给人暖意。

客家人吃遍山野,因为强大的体力消耗而喜欢吃“咸、油”的食物,同时流传着中原遗风。
而梅州正是客家菜的集大成者。
能吃上一碗腌面,才算真正到了梅州——腌面里没有鱼虾、没有牛羊,只是一碗简简单单的碱水面,撒上了被猪油爆得香脆的蒜粒,搭配葱花、盐或鱼露,和猪油热拌着吃。

粄,客家专属词汇,指的就是用大米、糯米或者木薯粉搭配馅料做成的点心。

梅州每个地区,有自己的粄味——梅县的老鼠粄、味酵粄正宗,兴宁有萝卜粄,到了仙草之乡平原县得吃仙草粄,大埔县的笋粄和忆子粄都让人垂涎,丰顺县的捆粄和菜粄有它们的节令。

来慢城梅州,看看沿途的绿水青山,穿过这里的纵横阡陌,走进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尝尝客家人的地道手艺,寻找客家历史的印记,感受独属梅州的慢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