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之名如雷贯耳,来贵州,这里是必打卡之处。
这里是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村寨相连成片,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地,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不过自然,这里的苗寨最为繁荣,有着最完备的住宿条件、最多选择的美食,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二、郎德苗寨
郎德,一个鲜为人知的贵州小众苗寨,但其实,在贵州这可是个苗族大寨。当地人背山面水落寨,依山就势建房,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从山脚修到了山腰,楼上安装“美人靠”,有着典型的苗族民居风格。

整个寨子的经济主要依靠农耕和手工艺,比如刺绣、蜡染等,这里的苗寨会呈现给你更原始、更宁静的苗家生活。

三、丹寨石桥
丹寨石桥位于凯里市和丹寨县城之间,是典型的清水江上游苗族村寨,寨子被大片田野包围,风景怡人,村中几乎全是吊脚楼。
石桥村没有过多的商业化气息,淳朴的苗民,潺潺的溪流,奇异的喀斯特地貌,赤身戏水的孩子和悠闲的水牛,所有的一切,都能让你感受到一个古意盎然的石桥。

风景秀丽的丹寨石桥,还保存着从唐代延续至今的古法造纸技艺,被称为“中国国纸之乡”。
当地苗族先民借鉴汉族造纸技术,总结出皮纸的制作方法,据说和《天工开物》里的工序相差无几!
2000多年来,许多地方的造纸技艺逐渐失传,唯有丹寨石桥的传承从未间断。

四、控拜苗寨
控拜苗寨坐落在海拔近1000米的半山腰上,寨内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和周围的梯田丛林形成了一道和谐的景观。
控拜村也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村寨,这里还保存着相当完好的传统习俗。

比起这里的自然风光,控拜村的苗银文化更值得让人一探究竟。
控拜村的银饰加工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制银手艺是除农耕外的第二种主要生存方式,银饰技艺代代相传。控拜银匠,如今在苗族地区依旧是一张金字招牌。
苗族银饰,被称作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以前没有文字,银饰上的精美图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你想探寻苗银的奥秘,就一定得走进这个几百年银饰锻造历史的“中国最后一个银匠村”。
五、革家寨,走进蜡染世界
在旅游业发达的西江,麻塘革家寨俨然是一股清流,这里鲜有国内游客问津,反倒是境外人比较喜欢这里。
革家虽然被划分为苗族,但当地人却坚持自己是后羿的子孙,头带红缨帽,身披铠甲将军服,穿着打扮与一般苗族非常不同。
